庆祝19大网站
川大快报 聚焦盛会 辉煌祖国 观点热评 喜报献礼 基层风采 川大声音 公告通知


首页
川大声音
正文
首页 >> 川大声音 >> 正文

【川大理论聚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姚树荣教授解读十九大
时间: 2017-11-07 10:24     来源:   责编: 李子嘉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姚树荣教授解读十九大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姚树荣 教授

【导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姚树荣教授认为,这种转向既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自然演进,更是党中央对国际“大三角”分工格局变化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因此,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遵循,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重大论断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了新的判断,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自然演进,更是党中央对国际“大三角”分工格局变化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因此,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遵循。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所谓主线,就是指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或统领作用的线条,它是将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素串起来的主要力量。没有主线,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找不到各种力量汇聚的方向。从国内情况看,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许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量的不足已经不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了。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侧调整跟不上需求侧变化,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了居民到境外大量采购日用品、国内消费需求外流的现象。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而东南亚、印度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加速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中东、拉美、非洲等能源原材料输出国为了应对新能源技术革命而着力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欧美发达国家则开始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引发外资撤华、高端制造业回流。可见,在国际产业竞争方面,我国正面临着“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双重挤压态势。唯有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从供给侧发力,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以质量优势打造我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新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改变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不正常现象。有的媒体报道,有些制造企业,好几百人辛辛苦苦干一年,盈利还不够在一线城市买套房。这种情况,难免会让专注于实体经济的人们心寒,让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家和投资者转行到金融或房地产领域。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注重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句话把现代金融归入了产业体系,释放的信号是金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相互支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金融业发展应回归本源,通过服务实体经济获得自身发展,不搞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银行业资金“脱虚向实”,加大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三农融资、扶贫融资的支持力度。此外,也要同步深化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变“房地产捆绑中国经济”的局面,真正使我国经济走上依靠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继续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制度梗阻,打通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值得指出的是,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对此,十九大报告进行了特别强调,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要“不找市长找市场”,要以极致态度对所做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通过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跨越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三大难关”,使中国经济这首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从世界经济大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


上一条:【媒体川大】四川大学师生与中央宣讲团成员曲青山交流时表示: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学...
下一条:【川大理论聚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张衔教授解读十九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