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19大网站
川大快报 聚焦盛会 辉煌祖国 观点热评 喜报献礼 基层风采 川大声音 公告通知


首页
基层风采
正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大川街采】我们川大这五年
时间: 2017-10-16 15:03     来源:   责编: 廖芹

我们川大这五年

再过不久,我们就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过去五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砥砺奋进,成绩卓著。祖国的繁荣昌盛相信你已切身感受到了!

回望我们的“小家”——川大,这五年又有怎样的成长?大川说了不算,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基层,我们走进学院、走进课堂、走到服务窗口……提出“你觉得川大这五年有什么变化”,请受访者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我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真实再现学校的“五年答卷”。

今天,且看第一份吧!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王鹏老师

过去五年,我感觉学校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相当大,包括了“探究式—小班化”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新增专业,等等,整个川大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国际化办学程度的提升是我感受最明显的:每年举行的“实践及国际课程周”,让所有川大的学生,都能不走出川大校门就有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学习的机会。这种国际化办学的思路,也体现在我们新的国际合作办学专业的开设,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于采取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开设以来就很受学生欢迎。

过去五年,学校还新增了不少新专业,我们新建的专业基本上是在比较新兴的领域、能够形成交叉复合能力的专业,结合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结合了一些行业领域比较前沿的热点。

在新专业的建设上,学校的思路和特色主要是:适当稳定专业数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点打造新兴战略型专业、交叉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合作办学专业。比如近期备受关注的“波兰语+”专业,可能看起来比较小众,但其实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密联系的,着眼的是“一带一路” 非通用语、对外贸易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匹兹堡学院行政总监 唐玮老师

匹兹堡学院准确来说是2014年5月奠基,2014年7月成立的。真正开始招生是在2015年9月,我也是在2015年加入了匹兹堡学院。那个时候匹兹堡很小,人也很少,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是一个有潜力并且很国际范的学院。

匹兹堡学院的的立足点,便是引进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课程体系、办学理念。在课程体系上,除了川大所要求的学分以外,我们大部分的学分都是按照美国匹兹堡大学来的,这样更便于学生在国际交流项目中进行学分对转。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第一届已经有学生转入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也有学生去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其他的一些国际化的活动,比如匹兹堡学生的国际论坛,主要是会邀请一些其他国际办学的学院、或者是机构的学生,让他们和我们的学生交流。

成立三年多,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它的地方变大了、人变多了:一开始我们的行政人员可能只有4个,现在有14个。教学老师从一开始只有6个到现在有20来个,并且随着高年级课程分得越来越细,老师队伍也会扩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从2015届96人到现在有450人左右。

近年来,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我们感觉到学生的危机意识一届比一届强。从第一届觉得学院给他们更多的照顾和资源倾斜到现在第二届、第三届进来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要努力才能抓住学院的各种资源,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你会发现整个环境是向上的,他们会更积极,更主动。

i创街“优印堂”店主 徐小艳

说变化,大概就是商业街吧。

据我所知,2015年前商业街是没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店面的。2015年后学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把商业街给学生做创业实践,我们也是在那年筹备创办了现在的优印堂。

优印堂2016年正式入驻。作为第一批商家,我们店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学校也照顾到我们前一年的经营状况,也给了一些支持:首先是房屋水电费的减免,其次是学校会通过一些校友或者学校本身的关系对创业店家进行一些扶助。

我们去年在楼上盈利不是很好,但是做了很多努力,学校就将楼下的店面也给了我们,让我们把项目孵化得更好一些。现在,同学们可以从线上把文件传过来,店里打好后放在柜台,同学有空再来取,这样就避免了排队和拥挤。另外,现在优印堂的兼职人员全部是学生,录取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贫困生,让他们赚一些生活费。

i创街葭南茶室掌柜 王晓玲

开办茶室是我一个比较偶然的想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爸妈很爱喝茶,我从小就很喜欢中国的茶文化,而且成都在全国是一个茶馆文化很浓厚的一个城市。之前,我在望江那边的葭南茶室上课,它是2014年9月川大的学生在川大望江校区南门外开办的。我慢慢参与茶室的一些文化沙龙,最后从一个参与者变成经营者。

江安分店是在2015年12月份提交的申请。在没有参加申请之前我对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并没有特别的了解,当时身边创业的大学生朋友少,后来参加商业街竞标赛才慢慢了解。现在学校对学生创业支持力度更大,政策种类更多,方向也更多,越来越完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获得创业资金,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创业难度降低了。

我们当时葭南茶室在空间的设计和布局上也有独特的设计。室内装修都是由团队成员自己亲手完成的。从老校区收来的老门板、老房梁、柴烧的青砖、窗格......在葭南的成员们手里变废为宝,将创意通过色彩、形具和动静在这个空间里实践出来,从这里来看,葭南的装修时时本着“取之于川大,用之于川大”的理念。

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 李文

我在社团联负责学术型社团工作,就说说这个变化吧。

川大在2015年提出了学术型社团的激励办法,社团建设规模大幅度提升,现在,学校有600多个学术型社团,要知道,2012年只有15个!

要说建学术型社团的好处,跨学院、跨学科,还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低年级学生能提前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在课程研讨、专利申请、论文撰写、学术会议的实践中训练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今年国际实践周期间,有25个学院、197个学生社团参与举办了235场活动。这些对同学们未来学术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在学术型社团的带领下,学生学科竞赛也有所突破。上个学年,我们就共收获国际级奖项20项;国家级奖项148项;专利发明、论文发表共计108项。而且,学术型社团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96项,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总数的32.69%。

我们说变化大,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啦!

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学生 刘世珩

觉得学校越来越贴心了,在细小的地方让人感觉很人性化,比如长桥添加了自行车坡道,一教B那个桥的坡道取消了,可能考虑到那里上下自行车容易摔倒。教室翻新的话觉得视觉上更舒服了。还有快递柜,简直良心,宿舍下面就可以取快递,不用跑到快递街,很节省时间。

软件上我也一直很满意,就是很喜欢川大。那次重修改革我觉得很公平,学校应该费了很大功夫,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接受的措施。另外感觉川大有很多成都本地的教授,很随和,也很有文化底蕴,很有巴蜀特色。哈哈。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 张俊琪

硬件变化的话,就高分子学院而言,有一些实验室刚刚翻新了一番,添加了不少仪器和实验台,之前的实验室通风橱少,而且功率低,实验台是石头上面铺的瓷砖,不怎么耐腐蚀。但是新的实验台的桌面做了处理,至于是啥处理我给忘了,反正耐酸耐碱。通风橱功率也大了,数量也多了。而且重新装修之后实验区和办公区的分区更合理了。

另外望江这边设了两个露天自习室,感觉很棒。江安那边长桥口用水泥磨了一个自行车可以上下的坡,这就很人性化了。

学习氛围上不知道是因为大三了还是怎么的,感觉周围的同学就都投身科研,一直在做实验,我也有空就去实验室。

我是山西来的,感觉当时选学校的时候家里人都是头一次知道四川大学,前几天回家了一趟,出租车司机竟然都知道川大是“双一流”,挺自豪的。

也说说大川的这五年吧……

这五年,对于大川来说,当然是“我”——从无到有,再到被这么多朋友关注啦!

五年里,学校新媒体比以前更红火,光说大川,就有大川微信、大川微博、大川微视频……还有今年刚到“碗里”来的大川首个小程序。

其实,偷偷告诉大家,某编辑一开始对大川的人设是“能帮上忙的热心师兄”,随着大川的服务越来越立体,不仅帮忙在校同学,更宣传学校、团结校友、服务所有关心川大发展的朋友们……“大师兄”有时是唠叨的师傅,有时是卖萌的二师兄,有时是勤恳做事的沙师弟。(咦?怎么扯到西游去了……)

渐渐地,我们提出“人人都是大川”,欢迎大家都加入宣传学校、代表学校的矩阵中来,让“大川”的形象变得更丰满、更具个性,也让川大的形象变得更生动、更美好。

大川三岁了,我们即将迎来第20万粉丝,就像一个里程碑……要说这五年的变化吧,当然是从诞生到华丽丽的转身,以及路在脚下又出发。


上一条:【大川街采】我们川大这五年,点滴变化看得见!

关闭